- Civil-NET只有20站,效果為何比80站的系統好那麼多?
》若以RTK的觀念看eGPS,好像80幾站應該要比20幾站的效果好,但由前述【基地站的用途到底是什麼】敘述可知,並不如此。要發揮系統效能,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即可:一是追蹤站使用最佳效能的同等級的接收儀;二是追蹤站的資料必需是有效資料;三是追蹤站的座標必需是與天上衛星同一系統的絕對精準的座標。
》Civil-NET就是在此條件下,才能得到最佳的系統效能。eGPS系統效能並非來自追蹤站的數量;以台灣的面積,連20站都已經太多了。
- 我與基站的距離是否會影響改正數據?
》如前所述,用戶收到的是【區域改正數模型】的改正數,不是基地站傳出來的觀測資料。用戶能否成功作業,與基地站距離無關,而是與這兩個條件相關:(1)系統本身效能要好 (2)用戶所在地點透空良好,GPRS通訊良好。
- 為什麼Civil-NET的基地站掛掉兩三站,用戶還能完全正常作業?
》同上題,若本系統的基站因網路斷線而暫時無法回傳資料,控制中心依然會使用其它鄰近的基站建立網型改正誤差模型,只要使用者依舊於網型內,還是可以完全正常作業。